首页>>勘察设计>>人物风采>>
隈研吾:借建筑建立新型社会关系(2)
- 时间:2013-10-23 09:44
- 来源:深圳商报
3·11大地震发生之后,隈研吾前往受灾地考察。由于地震和海啸,震中附近绝大多数建筑都被摧毁,但鸟取县三佛寺的投入堂却完好无损。这座木结构的小屋悬挂在山崖上,看似危险却在大地震中幸存。隈研吾认为,不安定的事物是无法靠表面的固定来改变的,它最需要的反倒是柔软性,柔和的建筑自有另一种坚强。于是,隈研吾使用石头、木头和竹子在留出隙间的前提下进行搭建,希冀发现建筑的全新可能性。隈研吾也强调,自己喜欢木头、石头这些天然材料,但绝不是将自然和人工作为对立面。比如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的“FRP”,虽然是人工材料,却也非常吸引隈研吾,并在建筑中广泛使用。另一方面,天然材料的回潮也是基于技术的进步。“我所追求的自然的建筑,是传统材料和现代技巧结合在一起,就是竹子、木头等自然的材料已经能够解决防火、防虫、防腐、防变形等问题。”隈研吾如是说。
隈研吾访谈
设计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
小时候的建筑学启蒙
记者:您为何会选择成为建筑师呢?
隈研吾:小时候,别人家的房子很多都是用新型建材搭建的,只有我家是木结构的平房,又旧又暗,土墙都要塌了,我带着自卑的情绪开始思考“家”到底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一家都爱好修缮房子。在家庭会议上,每个人都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愿望。为了贯彻自己的主张,就算是小孩也要收集数据进行论证,这是我的建筑学启蒙。
真正下定决心要做建筑设计师,则是1964年小学四年级时,首次踏进丹下健三先生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阳光沿着美丽的房顶曲面从天而降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结实建筑针对“地点”而设计
记者:您讲到灾难往往会对建筑界带来革命性的影响。2011年发生在日本的3·11大地震,对您个人的建筑理念有什么影响?
隈研吾:当时我正在台湾出差,得知消息后立即给东京事务所打电话,打到一半就断线,之后就联系不上,回国时已经是两天之后。后来我们去灾区考察,那里也有我设计的建筑,但绝大多数所谓的现代建筑都被摧毁,反而是悬挂在山崖上的三佛寺得以幸存。由此我想,真正的结实是什么?用钢筋混凝土造出的房子并不意味着结实,真正的结实在于对“地点”的解读,了解建筑地点有什么样的自然条件,才能造出真正结实的建筑来,比如中国的窑洞。
另一方面,震后我想建造的是能够令人联想到“死亡”的建筑。看着20世纪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华丽建筑,就会忘记死亡;忘记死亡就会失去对自然的敬畏。这样,人们就会在危险的海边建造钢筋混凝土建筑,对核电厂的增加无动于衷。
“中国竹屋”开启了建筑新路
记者:这次展览展出的许多建筑,有非常浓郁的中国风。策展人朱锷说您有从鲁班锁等中国传统中受到了启发,是这样吗?
隈研吾:日本与中国的文化有许多渊源之处,很难区分是不是直接影响了我。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开启了我的建筑新路。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是我做的第一个以竹子为主体材料的建筑,当时在日本国内对竹子做主体材料存在疑问,做了这个项目之后,竹子作为现代的建筑材料才逐渐得到认可。 我想,无论中国也好、日本也好,建筑中存在的“东方”理念会适用于整个世界的,它会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设计关键词。我一直觉得我的任务就是将亚洲的设计在超越亚洲的环境中实现。
隈研吾1954年出生于日本横滨,1979东京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在日本设计和户田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于1985~1986年游学美国。1987年返日成立空间设计工作室,1990年设立隈研吾及其合伙人事务所。
隈研吾早期建筑设计深受现代主义影响,之后转向崇尚自然的东方传统,建筑作品散发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在业界被称为“负建筑”、“隈研吾流”;又以自然景观的融合为特色,运用木材、泥砖、竹子、石板、纸或玻璃等天然建材,结合水、光线与空气,创造外表看似柔弱,却更耐震、且让人感觉到传统建筑的温馨与美的“弱建筑”。知名作品有龟老山展望台、水/玻璃、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1995)、长城下的公社·竹屋等。建筑专著有《十宅论》、《负建筑》等。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