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勘察设计>>项目介绍>>
武汉掀起城市复兴 武昌蓄势待发(2)
- 时间:2013-08-02 11:25
- 来源:未知
此外,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里的方针政策,武昌核心区依托中南、徐东两个中心区域的利好,重点发展经贸、省级行政中心、教育科研、钢铁、机电、高科技产业及旅游等职能。届时,以洪山广场为核心,周围5公里范围内将形成以中南路、中北路为纵轴,以环沙湖和滨江地区为拓展区的公司总部区。
对于这条总部企业串联起来的“黄金走廊”,叶永刚更是用“金谷”二字形容。在分析武昌承接总部企业的区域优势时,他表示:“武昌是首义之区、首府之地,具有自然和政治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优势、智力资源优势及商业成本优势,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处于基础性位置。”
而历经近十年建设发展,武昌也用成绩印证期许:
156家总部企业前来落户,对区级财政收入的占比达到40.5%;
一家外资银行的区域分行、26家省级金融机构和336家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的金融企业星罗棋布,成为全省的金融业高地;
铁四院、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等一批设计单位进驻,“设计之都”成为武昌城市发展又一亮点……
在总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武昌区也积极推进配套建设,来承接这些总部企业的入驻。在中南-中北-滨江沿线,以汉街·总部国际为首,武汉万达中心、武汉保利文化广场、德成中心、武汉绿地中心和鄂商大厦在内的高端写字楼将相继投入使用,成为武昌发展“总部经济”的有力承载。
其中,汉街·总部国际依托楚河汉街丰盛资源,以50万平米的超大规模,共建有8栋写字楼,全部按照国际5A级标准设计规划,为大型企业总部度身打造;由国际大师施岱珞主笔设计,拥有武汉首创十米挑空水景大堂、全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并联手世界知名地产顾问戴德梁行进行物业管理,成为武昌近年来打造总部经济的“点睛之笔”。
政策利好,配套完善之间,武昌以打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话语权的的总部企业集群,来助推武汉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崛起。
楚河汉街 引领武昌商业进阶
除去企业金融的发展迅猛,在内需扩大之下,武汉的商业发展也在悄然发生着“地壳运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武汉的现代商业形态从“商场”开始萌芽。而当时能以“商场”命名的店铺均集中于汉口,并屈指可数,如武汉商场和六渡桥百货商场。
此后,围绕这些区域,武汉的现代商圈才逐渐成型,如武广商圈、江汉路商圈、钟家村商圈和司门口商圈。而纵观当时的武汉商圈版图,武昌和汉阳,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不敌汉口。为此甚至有人戏言,“一到周末,堵在桥上的至少一半车流,都是去汉口购物。”
这样的不均衡格局,自过去十余年间开始转变。由于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内需扩大,路网交通建设推进,以及区域内商业配套的完善,商圈由原来的汉口武广“一支独大”,到武汉三镇“遍地生花”。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