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勘察设计>>新闻报道>>
深圳地铁16号线车站设计的美和情怀
- 时间:2019-01-07 18:10
- 来源:建设行业信息网
【建设行业.报道】深圳很大,也很小。受益于地铁工程的建设,这座美丽的城市东西通达,南北畅连,地铁用速度缩小了空间距离,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大家知道吗?我们的地铁又将在深圳东部地区增添新成员了,那就是服务于龙岗和坪山的地铁16号线。
16号线的车站设计之初,设计师们就在追问:
地铁车站在为大家提供出行便利外,是否还需要“一点优美”来愉悦身地铁设计师在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外,是否还需要“一缕情怀”来感动大家?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设计师们的回答。
内涵和颜值双修——双龙站
深圳地铁3号线可能大部分人都坐过,龙岗区范围内的车站位于道路中间的高架桥上,要通过楼梯或者扶梯爬升将近3层楼才能坐车,而我们16号线位于地下,大家都知道地下车站一般要下降3层楼的高度才能坐车,在双龙站换乘的乘客岂不是要爬6层楼?
不用担心,设计师们自然考量到便捷高效的换乘体验是双龙站的内涵所在。利用位于道路以外地块内的地理优势,综合考虑站位所处区域的地下岩溶发育较为复杂,将车站站台浅埋,设置地面换乘厅,换乘高差从6层楼的高度减少到3层,乘客使用起来省时又省力。
除了便捷高效,双龙站的颜值也不低哦,造型优美的地面厅和宽敞明亮、空间层次丰富的站厅内部空间是双龙站的颜值所在。车站的设计思路起源于“三环策略”——换乘核心的“红环”、售票安检及进站出站的“蓝环”以及延续城市绿廊的“绿环”,基于“三环策略”,车站通过采光大厅、通高空间和屋顶花园,提升换乘体验;通过将绿廊景观引入建筑,为市民提供活动休憩场地;通过构建以双龙站为核心的双首层交通体系,将整个区域串联起来,为市民提供漫游场所。相信大家一定会被双龙站惊艳到, 始于颜值,忠于内涵。
“链上明珠”——坪山围站
若是在16号线上选出最美的地铁站,设计师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坪山围站——位于坪山新城中心片区的“明珠”。
16号线与14号线像两条相交的银链,坪山围站就是嵌在交点的“明珠”,设计师们利用车站周边城市更新改造的条件,将车站打造集交通、商业、景观等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体,努力将“明珠”打磨的更为耀眼。设计师们通过细致的研究分析,确定将其打造为包含交通和商业的复合空间,在轨道必须的开挖范围内,对地铁用房集约布置,利用剩余地下空间设置了地下商业街与周边综合体无缝衔接,这样一来车站不仅是轨道线路的换乘点,更是地下步行交通的枢纽,道路两侧的客流通过车站的共享空间互通,为周边市民提供了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以及24小时地下过街通道,不用风吹日晒,轻松在周边各商场之间转换,大大减小了路面步行系统的压力。
所谓“明珠”,自然有它靓丽的光泽,温润的外表。坪山围站作为坪山河沿岸滨水公园的延续区域,将“半边山水半边城”的理念植入地铁车站,打造“一轴一面”的导向性及景观性。车站利用下沉广场,将自然光引入地下空间,创造宜人的光环境。广场作为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作为集散、休憩的节点,对提升地下空间的环境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身处地下的乘客望到树木、喷泉、过往的人流,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阳光、清风。
“建地铁就是建城市”——坪山中学站
设计师们不仅埋头于地铁车站本身,还抬起头看,看车站所在的区域,看城市,秉承“建地铁就是建城市”及可持续方案的理念,充分挖掘地下空间的潜力,不浪费一寸土地、一平方米地下空间,使其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对城市负责,对未来负责。位于坪山中心区的坪山中学站是“建地铁就是建城市”的典型。
车站周边500米范围内开发量约300平方米。车站南侧为在建均田(心海城)城市更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0.45万㎡。在车站和心海城地块之间的存在夹心土,三明治形式。考虑到地下空间的不可逆性,该空间如不利用,将造成地下空间资源浪费。并且周边开发体量较大,车行交通和人行交通需求量均较大,需要一定规模的地下空间作为缓冲空间。因此,设计师提出将夹心土挖开,额外获得398平方米地下空间。
新增空间作为交通接驳中心和人流聚集的缓冲安全地带,将地铁车站与周边地块、西南侧公交场站、相邻商业综合体建筑、城市道路、过街设施顺畅接驳。解决了人车争路和人车混行的问题,步行将更加安全流畅,通过设置街头小园串联滨水城市公园和南侧的大万世居,市民出行、购物休闲之余,享受文化与生态之旅。
“素颜美”——大运北站与田头站
为何设计师们称他们为“素颜美”,这饱含了设计的美是由何而来的呢?
“素颜美”突破了传统方正的地铁结构体系,站厅公共区范围取消结构柱,以“拱”的形式进行结构设计,去掉装修,车站充分体现清水混凝土的材料美;对设备管线进行梳理,空调、排烟等设备大型管线结合“拱”的造型进行预埋,新技术新工法摆脱传统地下空间的桎梏,体现简洁干净的地铁空间;“素颜美”将是立足于未来的新城市遗产和社会的艺术财富。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不仅展现了创客精神与匠人之魂,更是在社会层面广泛开拓公众的文化思维。
16号线的车站设计饱含了设计的优美和情怀,设计师们不忘初心,正一步步把美好愿景的变作一张张蓝图,一张张蓝图在不久的将来会变作现实。
(责编:王达)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