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勘察设计>>新闻报道>>
智慧停车需完善治理架构
- 时间:2021-11-03 09:16
- 来源:中国建设报
□ 吴学安
近年来,智慧停车发展步入快车道,中国许多城市已开始试点和推广“预约车位”“无感收费”“无杆停车”等智能化应用,努力破解停车难题。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等日前印发关于近期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城市今年年内完成停车设施普查并对外公开,摸清停车资源底数,动态更新停车资源数据,组织开展ETC(全自动电子收费系统)智慧停车试点工作。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急剧上升,传统意义上的停车场已难以适应停车需求。车位供给总体不足、找车位时间成本过高、老式收费导致漫长等待等现象给居民日常出行造成困难。
为此,多地出台政策鼓励智能停车场建设。简而言之,智慧停车就是利用高科技让停车场变得更智能,自动引导车辆停放。这一概念试图通过技术支持,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支持诱导停车、反向寻车、智能支付。
笔者认为,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有些智能停车场闲置了大量停车位,但不少车主却依然苦于停车难。因此,建立健全信息调控手段尤为关键。技术固然是化解难题的手段,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因为企业分头行动,城市内部“山头林立”、数据彼此独立,用户不方便,城市管理也难以升级,停车也就难以真正“智慧”。
智能停车还面临各种权利关系的界定与处理,涉及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问题。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要搭建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如“上海停车”APP就具有“停车导航、停车换乘、枢纽停车、错峰共享、停车缴费、停车预约、停车充电、服务公告”八大服务模块。
毋庸讳言,加快发展智慧停车已经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子课题,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考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建立智慧停车系统,应基于5G技术建立的通信网络为停车场基础设施与车辆之间建立实时、稳定、可靠的通信连接,以便管理者随时处理与车主、车辆相关的情况。尤其是在建设智慧停车场过程中,还需要统一协调、整体布局,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