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勘察设计>>设计师>>
开放建筑:互为主体
- 时间:2013-08-02 10:11
- 来源:中华建筑报
            简介:在开放建筑体系中,空间的存在是恒常的,但其内容的使用却是可以变化的。它秉持住宅与人之间的互动观念,关注建筑如何能够寿命更长、更能够应对社会的变化、与环境更友好。尤其对于处在住宅建设快速发展期的中国而言,开放式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建筑不仅关乎材料、工法,更重要的是要开放给使用者,让他们能够与设计者共同参与到建造活动中。 
	 
	
谢英俊(中)台湾建筑师,十余年来致力于“为农民盖房子”
在开放建筑体系中,空间的存在是恒常的,但其内容的使用却是可以变化的。它秉持住宅与人之间的互动观念,关注建筑如何能够寿命更长、更能够应对社会的变化、与环境更友好。尤其对于处在住宅建设快速发展期的中国而言,开放式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建筑不仅关乎材料、工法,更重要的是要开放给使用者,让他们能够与设计者共同参与到建造活动中。
 
自主营建,让居住者有权去盖自己的房子或决定自己的房子是什么样子
 
1999年至今,谢英俊一直辗转于台湾和大陆农村,先后完成了台湾“9·21”地震灾后原住民部落300余户重建,四川“5·12”地震汶川、茂县、青川等地500余户农房重建,台湾“8·8”水灾原住民部落1000余户重建,西藏牧民定居房等多项工作。轻钢结构、去工具化、去专业化、协力造房、永续生态……他以很少的资源,倡导居民以协力的方式自建住房,使用身边所能用的一切资源作建筑材料。
 
谢英俊:我们强调的是一种自主营建,所谓自主营建是说居住的人有权去盖自己的房子或决定自己的房子是什么样子。
 
1999年台湾发生“9·21”地震以后,我们到邵族部落去协助重建,也是这个机遇让我进入这个领域,这是之前我们专业的人从来没有真正涉足过的。这个领域的工作与一般的建筑师或施工队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简单讲就是,在农村地区盖房子是一个生产行为,而不是一个消费行为。房子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做,甚至它里面的很多劳动力都是自己做的。
 
其实在城市之外基本都是通过这种模式盖房子。自己在农村搞一块地,买一些材料,包工给施工队,或者很多设计工作都自己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主营建。为什么说我们专业的人从来没有进入过这个领域,因为农民不可能付设计费给建筑师,就像我们买衣服一样,你会不会付设计费给服装设计师?可能有,但是是间接的,绝对不是直接付。
 
穆威:其实我们的古典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自建系统。中国的建筑盖了两三千年,这么经典,连图纸都没有,它基本靠口诀,靠那种建构的关系,而且建造活动本身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但现在房子已经变成了消费品,你要交很高的费用去买一个空间,一个70年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是大大背离的。我做的工作和谢老师有一点不同,我更倾向于做成,就是把这种建造复杂性降解成宜家那种可以拼装的,让所有人都可以去消费建筑知识,而不是去消费一个建筑成品。
 
谢英俊:自主营建在城市里也可以做。我去年在台湾有一个展览,主要是关于深圳保障房的设计竞赛。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开发商或者政府做出一个楼盘,等于他把土地变成立体的土地,所有的公共设施都在上面解决掉。剩下的空间留给个人或者企业自己去盖房子,可以委托设计院或施工队做,甚至自己做也可以,也就是他对自己的居住空间在城市里有发言权。
 
把土地留住,就是把农民的根留住
 
在农村盖房子其实是一个群体行为,绝对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或建筑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村民觉得水泥、钢筋、瓷砖才有面子,石头和泥土不够时尚。有时候左邻右舍讲几句话,你就做不下去了。也正因如此,在农村协力造屋才更有意义,重建过程就是重建乡村关系的一次机会。
        
        
        
        
        
        
        
谢英俊(中)台湾建筑师,十余年来致力于“为农民盖房子”
	  穆威(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建筑实验室主持建筑师         
	曹晓昕(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在开放建筑体系中,空间的存在是恒常的,但其内容的使用却是可以变化的。它秉持住宅与人之间的互动观念,关注建筑如何能够寿命更长、更能够应对社会的变化、与环境更友好。尤其对于处在住宅建设快速发展期的中国而言,开放式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建筑不仅关乎材料、工法,更重要的是要开放给使用者,让他们能够与设计者共同参与到建造活动中。
自主营建,让居住者有权去盖自己的房子或决定自己的房子是什么样子
1999年至今,谢英俊一直辗转于台湾和大陆农村,先后完成了台湾“9·21”地震灾后原住民部落300余户重建,四川“5·12”地震汶川、茂县、青川等地500余户农房重建,台湾“8·8”水灾原住民部落1000余户重建,西藏牧民定居房等多项工作。轻钢结构、去工具化、去专业化、协力造房、永续生态……他以很少的资源,倡导居民以协力的方式自建住房,使用身边所能用的一切资源作建筑材料。
谢英俊:我们强调的是一种自主营建,所谓自主营建是说居住的人有权去盖自己的房子或决定自己的房子是什么样子。
1999年台湾发生“9·21”地震以后,我们到邵族部落去协助重建,也是这个机遇让我进入这个领域,这是之前我们专业的人从来没有真正涉足过的。这个领域的工作与一般的建筑师或施工队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简单讲就是,在农村地区盖房子是一个生产行为,而不是一个消费行为。房子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做,甚至它里面的很多劳动力都是自己做的。
其实在城市之外基本都是通过这种模式盖房子。自己在农村搞一块地,买一些材料,包工给施工队,或者很多设计工作都自己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主营建。为什么说我们专业的人从来没有进入过这个领域,因为农民不可能付设计费给建筑师,就像我们买衣服一样,你会不会付设计费给服装设计师?可能有,但是是间接的,绝对不是直接付。
穆威:其实我们的古典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自建系统。中国的建筑盖了两三千年,这么经典,连图纸都没有,它基本靠口诀,靠那种建构的关系,而且建造活动本身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但现在房子已经变成了消费品,你要交很高的费用去买一个空间,一个70年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是大大背离的。我做的工作和谢老师有一点不同,我更倾向于做成,就是把这种建造复杂性降解成宜家那种可以拼装的,让所有人都可以去消费建筑知识,而不是去消费一个建筑成品。
谢英俊:自主营建在城市里也可以做。我去年在台湾有一个展览,主要是关于深圳保障房的设计竞赛。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开发商或者政府做出一个楼盘,等于他把土地变成立体的土地,所有的公共设施都在上面解决掉。剩下的空间留给个人或者企业自己去盖房子,可以委托设计院或施工队做,甚至自己做也可以,也就是他对自己的居住空间在城市里有发言权。
把土地留住,就是把农民的根留住
在农村盖房子其实是一个群体行为,绝对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或建筑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村民觉得水泥、钢筋、瓷砖才有面子,石头和泥土不够时尚。有时候左邻右舍讲几句话,你就做不下去了。也正因如此,在农村协力造屋才更有意义,重建过程就是重建乡村关系的一次机会。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中国建造师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水利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南方电网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中国能源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全球资源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环保设备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 
		
	

 
			





























 
			 
					 
		